第(3/3)页 不到7年就能回本,成了年轻人的最佳创业项目,几个人合伙凑上一笔钱,投资个300平米,总比开个小吃店靠谱。 虚线,一个紧挨市区的村子里。 “耀子,光伏板到货了没有?” 一个身穿灰色冲锋衣的年轻人,冲着对面的平头青年问道。 这人一米七五的个头,长得极为敦实,在这乍暖还寒的初春季节,竟只穿了一件短袖,此时坐在椅子上,大口扒着碗里的面条。 “上午刚到,我本来想去提货,但人家说了,咱们一次性买了300平方米,会派个技术员跟过来。 要是商品有破损,也能避免扯皮不是。” 叫耀子的平头青年,抓起一瓣蒜头,“咚”地一声丢进嘴巴里,砸吧砸吧咀嚼起来。 吃面不吃蒜,香味少一半! 作为一个虚线学院毕业的大学生,他在新型光伏板发售以后,就瞄上了这一商机。 大学时代,他就靠着抢购莫斯音响、Dream游戏舱,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。 他很清楚,山海集团绝不会无的放矢,新型光伏板定然是个潜力巨大的产品。 陈老板肯花几百亿资金成立太空公司,打造帝江1号火箭,向近地轨道发射6000颗卫星,组建全球无线电网,心中所图必然远大。 他选择跟随,肯定不会吃亏。 “成!那我回头把剩下几个人喊上,大家一起去物流站提货。” 冲锋衣男笑着道。 这次的创业项目,耀子拿出60万占了4成的股,他跟其他两人各占两成,一共出资180万,购买了一整套的光伏发电设备。 只要这玩意启动运作,并入夸父能源公司的卫星电网,每个月就能进账2.25万元华币,一年下来就是27万华币。 他尽管只有两成股份,每年也能分下来5.4万华币,算是一笔不菲的额外收益。 “等我把面吃完。” 耀子闷声道。 “你先吃,我去外面请几个帮手,最好今天就把太光能光伏板安装好。” 冲锋衣男想了一下道。 “成,一会儿村口碰头。” 耀子回道。 毕竟前期的资料申报和土地问题已经解决,只剩下安装工作,而夸父能源为了降低用户使用门槛,将产品做得更易上手。 就算没有安装经验,拿着说明书也能搞定。 接下来的流程走得相当顺利,耀子等人,在技术员的指导下,带着几十号人的施工队,热火朝天地干起来,很快就把光伏板按照角度、间距、高度等因素,通通安装完成。 “你们可以下个夸父光能APP,在软件上查看实时的电力产量,并通过APP把多余的电能卖给我们公司。” 技术员耐心介绍道。 说完,指着一旁的发射机和接收器:“这套设备是最贵的,你们千万要维护好,开启的按钮在APP里,使用芯片控制。” “谢了兄弟,你看天都黑了,留下来吃顿晚饭吧。” 耀子热情招呼道。 “不用了,公司里有规定,这张是我的名片,遇到故障随时可以联系我。” 技术员摆摆手,笑着拒绝道。 此时,随着夕阳渐渐引入地平线,村子一处600多平米的空地上,迎着太阳,建造起了一座小型发电站。 “耀子,这玩意不是忽悠人的东西吗?” 村里的一个老人好奇问道,以前也有人来村子里推销过,被他们赶了出去。 “王大爷,这个是山海公司的新产品,跟以前不一样,不骗人!” 耀子大声吼道。 没办法,王大爷耳朵背,不这么喊,对方压根听不清。 “什么?已经上当了!你们这些小年轻啊,就是喜欢瞎折腾。” 王大爷撇撇嘴,背着手,一摇三晃地走开了。 剩下耀子几人,先是一愣,接着轰然大笑起来。 由于放给个人用户的库存有限,很多人并没有抢到光伏板,但他们也享受到了夸父能源带来的发展福利。 一些缺电的地区,在上面的大力推动之下,利用光伏发电补足了电网负荷,停电的现象越来越少。 从2017年开始,停电的概念,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。 哪怕是偏远的山村地区,通过购买一套光伏发电设备,也能勉强满足一个村子的用电量。 “夸父能源公司首战告捷!签下275.9亿欧钞天价合同!” “西海的牧羊风情,未来三年里,将建造全国最大的光伏发电站,一举解决用电难的问题!” “天竺商务司派遣采购人员来华,惨遭夸父能源公司拒绝!” “沙漠成了香饽饽!安西、塞北土地租金上涨25%!” 一时间,华国的总发电量开始继续飙升,绝对值增加了1900亿度电,能轻松供应一座像沪城这样的超级大城! …… 而此时的陈河宇,却完全没有赚钱的快感,反而眉心紧蹙,心脏提到了嗓子里!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