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若山海集团不干涉,至少两年后,森乐才能拿到第一笔融资款,四年后,才能拿到B轮融资。 “既然陈先生理解,那我就不用多费口舌了,陈总的心理预期是多少?” 周啸羽微微一笑,开门见山道。 区区几个亿的并购案,倘若不是老板亲口吩咐,他都不会跑一趟,交给下属处理即可。 如今的山海资本,在海内外收购、入股了大量优质企业,与先锋集团在能源、金融、地产行业展开全面合作,手里控制的财富高达万亿华币。 几个亿而已,自然不值得他亲自走一趟。 “2亿华币。” 陈森乐笑着回答道。 2亿华币? 周啸羽脸色怪异,对方啰里啰嗦说了一大堆,目的不是为了抬高卖价? 竟然只要2亿! “我有一个条件。” 陈森乐盯着周啸羽,眼神坚定,表达的意思极为明确,要是山海不答应,这桩收购案就此告吹。 “但说无妨。” 周啸羽笑笑,无所谓道。 森乐机器人不是山海的唯一选择,陈森乐的底牌,在他看来,毫无价值。 “我要保留10%的股权,并且让我继续负责公司的运营事务。” 陈森乐袒露心声,眼神里满是期待之色,又略带一丝忐忑。 “是个聪明人,想要曲线并入山海集团。” 周啸羽用略带欣赏的目光审视着陈森乐,心里暗暗赞道。 但这件事他做不了主,陈河宇的指令是全资收购,而不是去扶持一家机器人公司。 “我需要失陪几分钟。” 说完,周啸羽起身离开,来到门外拨通了陈河宇的手机号码。 “老周,事情办得怎么样了?” 陈河宇问道。 “老板,价格商量妥当了,对方的估值预期只有2亿华币,但是要求保留10%的股权。” 周啸羽立即回复道。 “2亿?10%?告诉他,我只给5%的股权,实在不行,那就换一家公司。 鹏城这类的机器人公司不在少数,并不是非他不可。” 陈河宇言简意赅道。 “好的,老板,我明白了。” 周啸羽颔首应道。 十分钟后,他重新推门走进会议室,略一沉吟,正色道:“陈总,只有5%的股权,你有一次选择的机会。” 5%? 陈森乐不怒反喜,陈河宇对股权的占比愈加重视,说明他在这个行业里的倾注力度,就会越大。 森乐的未来,不可限量! 顾不上何景铄的阻拦,他爽快答应下来,唯恐周啸羽后悔。 1.9亿华币的收购案,三言两语间,便快速定了下来。 森乐机器人的全体员工,脸上难掩喜悦之情,谁敢想,第二天踏进公司大门后,就成了山海集团的员工。 倒不是说陈森乐对员工刻薄,而是山海集团的待遇太过优渥。 隔壁羊城就有一家莫斯电子工厂,一个普工在2017年能拿税前一万的工资,让人难以想象。 山海微电、未来科技每年几十、数百亿的年终奖,更是让人羡慕的口水直流。 “陈总,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,带上你的核心研发团队,现在出发去沪城。” 周啸羽在签约结束后,握住陈森乐的手,笑着提醒道。 “现在?” 陈森乐反问道。 “老板催得急,没办法!你也可以顺便过去见见大老板,有什么想法,更方便当面表达。” 周啸羽暗含深意道。 陈森乐的小心思,在他这个老狐狸面前暴露无遗,无非不过是想借助山海集团的财力和研发实力,推动公司发展。 让出控股权,换取一个更高的平台。 对方三十岁出头,就有这样的魄力和决断力,未来的成就定然不俗,他主动示好,也能加深两人的关系。 虽然目前,森乐机器人的市值只有可怜的2亿华币,但有了山海集团作为靠山,假日时日,必是一个行业的霸主。 譬如山海微电,满打满算成立还不到三年,就成为了全球半导体中的巨无霸,每年营收轻松破千亿,净利率高达500亿美刀。 要知道,当初山海微电的前身紫港电子,签署卖身契的价格,才仅仅100亿华币。 与此同时。 山海集团的人力部门联合猎头公司,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开掘优秀的机械工程师、电子工程师、材料科学家、计算机科学家、生物学家和控制工程师。 大批莫斯研究员的工程师、山海微电的材料学家,包括梁开济、洪俊和一部分斯特朗团队的核心人员,共同奔赴沪城。 成立仿生手臂研发小组,各司其职,分工明确。 划分为传感技术、运动控制、机械设计、材料选择与执行器、人机交互和Ai算法六大模块。 陈河宇既然要做,就要做到做好,集成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合金材料和仿生技术,帮老默把手找回来。 “叮!发出异常信息,是否查阅?” 陈河宇坐在超级计算机的控制室,一则消息从屏幕下方弹了出来。 为了增加这台超算的性能,这两年间,他不断扩充CPU和GPU的数量,提高内存和硬盘容量,对存储带宽的速度进行优化。 硬件成本堆砌到了100亿华币,性能是此前的十倍有余。 陈河宇没有犹豫,随手点开,透过一些蛛丝马迹,再加上柳秘书、贝色肯发来的信息映证,终于锁定了所有的幕后黑手。 “王腾,带上兄弟们再出一趟差!” 他翻出王腾的电话,冷声吩咐道。 老爷们,晚安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