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千湖国福腾集团的代表,还剩一个小时落地,他准备应付完迪肯斯,再掉头接待威尔莫特。 两年前,他跟两人签订电力供应合同的场景,依旧历历在目。 有竞争,才有天价嘛! 杨宏硕会心一笑,伸手示意,热情的把迪肯斯送上一辆商务车,目送对方离开。 “10%?想屁吃呢!” 他的嘴角微微勾起,露出一抹嘲讽的笑意。 大老板关于海外市场的运营策略非常明确,要卖,但又不能敞开卖! 量级、节奏和额度分配都得做好! 山海集团在灰洲大陆的十座光伏发电站,每年产出的6000亿千瓦时电力,就指着他们这帮冤大头呢! 更何况,大华区37家供电司,可是砸了上万亿华币的基建投资,在安西、塞北和东南地区,建造了大大小小的光伏发电站,数量多达上千座。 从2016年到2017年,每逢北半球的冬季来临,供电司多余的电力资源,均能卖出高价。 每千瓦时的成本不过才0.2华币,如果使用卫星电网借道,进入欧罗洲和北莓洲市场,就能把价格提到0.2美刀、0.3美刀,乃至于0.4美刀。 像啤酒国凭空多出的1200亿千瓦时电力,剩下550亿千瓦时,主要由南粤供电司的大老板许康德负责供货,一年营收高达137.5亿欧钞,早就赚麻了。 西北、华北等地的供电司,下手慢了一步,刚完成发电站的建造工作,跟着吃上肉。 若是山海集团疯狂出货,等于摆他们一刀! 别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供电体系的大佬们卯足力气支持陈河宇,强势按下油老大的反对意见。 前提也是山海集团,用卫星电网和光伏发电站项目,捆绑了一大批利益趋同者。 “老板,我把迪肯斯和威尔莫特都送到了下榻酒店,两家加码的意向比较强烈,张口就要10%以上的份额。” 杨宏硕坐在返程的汽车上,看了一眼时间,再三考虑后,选择拨通了自家老板的电话。 “记住一个原则,要让他们吃肉,但又不能吃饱,明白吗?” 陈河宇叮嘱道。 “是!老板,我晓得怎么做。” 杨宏硕咧嘴笑着道。 短短几秒钟,他就有了一套腹案,回头让助理统计一份欧莓各国的近三年发电量数据,取个平均值,便是啤酒国、高卢、千湖和漂亮国的购买比例。 “你看着办就好,燕城那边会来人参与。” 陈河宇交代道。 “啊?!老板,这么大的合作事项,您不出席吗?” 杨宏硕闻言,立马反应过来,肃声询问道。 “我相信你的能力和实力,你加入山海集团也有三年多,总不能事事都要我出面吧。” 陈河宇笑着打趣道。 “谢谢老板,您放心。” 杨宏硕只觉得胸口有一股暖流滑过,神情激动道。 陈河宇笑笑,随即挂断了电话,他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。(本章完)